养生书籍

经络之胆经——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三十六
作者:admin 日期:2016-07-30 21:13:51 点击:786

经络之胆经——中医养生基础知识之三十六

blob.png

一、经脉循行

胆足少阳之脉,起于目锐眦,上抵头角,下耳后,循颈,行手少阳之前,至肩上,却交出手少阳之后,入缺盆。

其支者,从耳后入耳中,出走耳前,至目锐眦后。其支者,别锐眦,下大迎,合于手少阳,抵于(拙),下加颊车,下颈,合缺盆,以下胸中,贯膈,络肝,属胆,循胁里,出气街,绕毛际,横入髀厌中。

其直者,从缺盆下腋,循胸,过季胁,下合髀厌中。以下循髀阳,出膝外廉,下外辅骨之前,直下抵绝骨之端,下出外踝之前,循足跗上,入小指次指之间。

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指之间,循大指歧骨内,出其端,还贯爪甲,出三毛。

二、主要病候

   口苦,目眩,疟疾,头痛,颔痛,目外眦痛,缺盆部肿痛,腋下肿,胸、胁、股及下肢外侧痛,足外侧痛,足外侧发热等。

三、主治概要

  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、目、耳、咽喉病,神志病,热病,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。

四、腧穴(左右各44穴,共88穴) 定位、主治

   1.瞳子髎(GB1)

   [定位]  在目外眦旁,当眶外侧缘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赤肿痛,目翳,青盲。

   2.听会(GB2)

   [定位]  张口,在耳屏间切迹前,下颌骨髁状突后缘的凹陷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耳鸣,耳聋,聤耳,面痛,齿痛,口喎。

   3.上关(GB3)

   [定位]  在下关穴直上,当颧弓上缘凹陷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耳鸣,耳聋,口眼喎斜,齿痛,口噤。

   4.颔厌(GB4)

   [定位]  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1/4与下3/4交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目眩,耳鸣,齿痛,癫痫。

   5.悬颅  (GB5)

   [定位]  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目赤肿痛,齿痛。

   6.悬厘  (GB6)    ,

   [定位]  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/4与下1/4交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目赤肿痛,耳鸣。

   7.曲鬓(GB7)

   [定位]  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齿痛,牙关紧闭,暴喑。

   8.率谷(GB8)

   [定位]  在耳尖直上,人发际1.5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眩晕,小儿急慢性惊风。

   9.天冲(GB9)

   [定位]  在耳根后缘直上,人发际2寸,率谷穴后0.5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牙龈肿痛,癫疾。

   10.浮白  (GB10)

   [定位]  在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/3与上1/3交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耳鸣,耳聋,目痛,瘿气。

   11.头窍阴  (GB11)

   [定位]  在乳突的后上方,当天冲与完骨连线的下1/3与上2/3交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耳鸣,耳聋。

   12.完骨(GB12)

   [定位]  在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颈项强痛,齿痛,口喎,疟疾,癫痫。

   13.本神  (GB13)

   [定位]  在前发际正中向上0.5寸(神庭)再向外旁开3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癫痫,小儿惊风。

   14.阳白(GB14)

   [定位]  在前额部,当瞳孔直上,眉上1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目痛,视物模糊,眼睑闰动。

   15.头临泣(GB15)    ’

   [定位]  在阳白穴直上,人前发际0.5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流泪,鼻塞,小儿惊痫。

   16.目窗(GB16)

   [定位]  在头临泣穴后1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赤肿痛,青盲,鼻塞,癫痫,面部浮肿。

   17.正营(GB17)

   [定位]  在目窗穴后1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唇吻强急,齿痛。

   18.承灵(GB18)

   [定位]  在正营穴后1.5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眩晕,目痛,鼻塞,鼽衄。

   19.脑空(GB19)

   [定位]  在风池穴直上1.5寸处。

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颈项强痛,癫狂痫。

   20.风池(GB20)

   [定位]  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眩晕,目赤肿痛,鼻渊,鼻衄,耳鸣,耳聋,颈项强痛,感冒,癫痫,中风,热病,疟疾,瘿气。

   21.肩井(GB21)

   [定位]  在肩上,当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。简易取穴法:左手搭右肩,中指尖下是穴。

   [主治J  头项强痛,肩背疼痛,上肢不遂,难产,乳痈,乳汁不下,瘰疬。

   22渊腋  (GB22)

   [定位]  举臂,当腋中线上,腋下3寸,第4肋间隙中。

   [主治]  胸满,胁痛,上肢痹痛。

   23.辄筋(GB23)

   [定位]  在渊腋穴前1寸,第4肋间隙中。

   [主治]  胸满,胁痛,气喘,呕吐,吞酸。

   24.日月(GB24)  胆募穴

   [定位]  在乳头直下,第7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呕吐,吞酸,胁肋疼痛,呃逆,黄疸。

   25.京门  (GB25)  肾募穴

   [定位]  在第12肋端下方,当章门穴后1.8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小便不利,水肿,腰痛,胁痛,腹胀,泄泻。

   26.带脉(GB26)

   [定位]  在第11肋端直下平脐处。

   [主治]  经闭,月经不调,带下,腹痛,疝气,腰胁痛。

   27.五枢 (GB27)

   [定位]  在髂前上棘之前0.5寸,约平脐下3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腹痛,疝气,带下,便秘,阴挺。

   28.维道  (GB28)

   [定位]  在髂前上棘前下方,当五枢穴下0.5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腹痛,疝气,带下,阴挺。

   29.居髎(GB29)

   [定位]  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的中点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腰痛,下肢痿痹,瘫痪,疝气。

   30.环跳(GB30)

   [定位]  侧卧屈股,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/3与内2/3交界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腰胯疼痛,半身不遂,下肢痿痹。

   31.风市(GB31)

   [定位l 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,当腘横纹上7寸处。简易取穴法:直立垂

   手时,中指尖在大腿外侧中线所点之处,即是本穴。

   [主治]  半身不遂,下肢痿痹,遍身瘙痒,脚气。

   32.中渎(GB32)

   [定位]  在大腿外侧,当风市下2寸,或腘横纹上5寸,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。

   [主治] 下肢痿痹麻木,半身不遂。

   33.膝阳关(GB33)

   [定位]  在膝外侧,当阳陵泉上3寸,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。

   [主治]  膝腘肿痛挛急,小腿麻木。

34.阳陵泉(GB34)    合穴;胆下合穴;八会穴之筋会

[定位]在小腿外侧,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。

[主治] 胁痛,口苦,呕吐,黄疸,小儿惊风,半身不遂,下肢痿痹,脚气。

35.阳交  (GB35)    阳维脉郄穴

[定位]在外踝尖上7寸,腓骨后缘处

[主治] 胸胁胀满,下肢瘘痹,癫狂。

36.外丘(GB36)  郄穴

[定位]在外踝尖上7寸,腓骨前缘平阳交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[主治] 颈项强痛,胸胁胀满,下肢瘘痹,癫狂。

37.光明(GB37)    络穴

[主治] 目痛,夜盲,下肢瘘痹,乳房胀痛。

   38.阳辅(GB38)  经穴

   [定位]  在外踝尖上4寸,腓骨前缘稍前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偏头痛,目外眦痛,咽喉肿痛,瘰疬,胸胁胀痛,脚气,下肢痿痹,半身不遂。

   39.悬钟(GB39)  八会穴之髓会

   [定位]  在外踝尖上3寸,腓骨前缘处。

   [主治]  项强,胸胁胀痛,下肢痿痹,咽喉肿痛,脚气,半身不遂,痔疾。

   40.丘墟(GB40)  原穴

   [定位]  在外踝前下方,趾长伸肌腱外侧陷中。

   [主治]  颈项痛,胸胁胀痛,下肢痿痹,疟疾,足跗肿痛。

   41.足临泣(GB41)  输穴;八脉交会穴,通于带脉

   [定位]  在第4、5跖骨结合部前方,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。

   [主治]  目赤肿痛,胁肋疼痛,月经不调,遗溺,乳痈,瘰疬,疟疾,足跗疼痛。

   42.地五会  (GB42)

   [定位]  在第4、5跖骨之间,小趾伸肌腱内缘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赤,耳鸣,胁痛,乳痈,内伤吐血,足背肿痛。

   43.侠溪  (GB43)  荥穴    ,

   [定位]  在足背第4、5趾间缝纹端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眩,耳鸣,耳聋,目赤肿痛,热病,胁肋疼痛,乳痈。

   44.足窍阴(GB44)  井穴

   [定位]  在第4趾外侧端,趾甲角旁0.1寸处。

   [主治]  头痛,目赤肿痛,耳聋,咽喉肿痛,热病,失眠,胁痛,咳逆,月经不调。

 



本文地址:/list_8/89.html 转载请说明出处!

版权所有:五行人养生网 备案号:豫ICP备17002559号-1